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 第17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还在门外敲门的师月则是在幻想,如果开门的是自己看上的那个男人,直接扑倒在他怀里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是上工时间,虽然自己是请假跑过来,可是附近的人,家里还是有没出去的。
    到时候如果计划成功,就把声音闹得大一些,农村喜欢看热闹的人多了,更何况是这些没上工的人,大多数是因为家里有其他人出去干活,而把懒人留下。
    或者是有些小聪明,能忽悠其他人替着去劳动。
    剩下就是一些老人,孕妇,小孩儿,还有便是君卿卿这种还在上学的学生和有固定工作的那些人。
    总体看下来,留在家的这些人,靠他们传播消息也是足够了。
    届时,屋内那男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自己“搂搂抱抱”这事儿一旦坐实,就算对面人想不承认都难。
    至于为什么师月会觉得过来开门的人一定是白锦城?
    毫无疑问是她自己臆想喽。
    思路清奇的人,想问题也确实不能用常人的惯有思维。
    师月自我攻略分析的过程就是:今天过来拍门,首先排除君卿卿会过来开门的可能性。
    毕竟自己在家都是能不干活就绝不动手。以己度人,理所应当的认为,出来的人肯定不是她。
    这会儿师月完全忘记这间房子的屋主是谁。
    其次,就算剩下的那两个男人,确切来讲说的就是白锦城还有君慕蘭,哪怕师月更看好前者,但客观来说,后者在长相上完全没有逊色多少。
    之所以一直把白锦城作为目标,也是先入为主的思想。
    在君卿卿回来的那天,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他。
    那会儿看见的白锦城,是面色柔和的站在一旁。而君慕蘭在面对村民,表现出来的气质明显更添冷硬。
    这点倒也不能怨他。
    在部队那种严肃的环境,造就成对待外人的这种样子,很正常。
    所以师月也清楚,如果看好的那人得不到手,另一个人也是可以的。
    普信女觉得,自己稍微算计一下,不仅没有人能发现,而且还会事半功倍,马到成功。
    这点还要从京市师家说起。
    与君家的情况一样,师月也是他们孙辈唯一的女孩儿,以至于之前不管出什么事儿,在身后总有人替她去收尾善后,以至于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做过多少荒唐事儿。
    渐渐地,嚣张跋扈,自以为是的性子也就养成了。
    说起这个,还有就是这次来下乡的安排。
    师明和师月这对兄妹的父亲那些运作,真的以为做的隐秘,家里其他人都不清楚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家里人不仅清楚这些运作,同时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一部分原因是师月是唯一姑娘。
    再有就是打着以后可能会用她去联姻的打算。
    这种种的先决条件凑在一起,可不就养成了她现在的这个情商。
    为啥不提智商?
    谁相信她有这个玩儿意?
    但得智商是正数,也干不出她想的这些事儿。
    看见院门打开的那一瞬间,师月就目的性很强的朝院内人影的大概位置倒去。
    君卿卿做的更是绝,察觉来人意图的第一时间,蹭,蹭,蹭的后退三步,省得来人碰瓷她。
    师月发现自己倒下的方向,明显没有人,更别提什么扑到怀里这种桥段,就连伸手扶一把都不存在。
    同时也想起,前一天在门外摔得那一下之后究竟有多疼,这才赶紧手忙脚乱的扒拉着旁边的门框,才让差点儿再次与大地亲密接触的身体,能在最后一刻得到解救。
    堪堪站稳的她,本准备“先声夺人”嚷嚷着开门之人的袖手旁观。
    一抬头,面上想博好感,扮柔弱的那一套,当初在家里常用伎俩还没有使出来,便看见了距离自己三步之外的君卿卿。
    当即愣住的她就在想,这和自己想象中的情景怎么不一样啊?
    开门的为什么是君卿卿?
    距离自己这么远,想说她不出手相助怕是连由头都没有。
    事到如今,但得能看清眼前局势的来人,都会选择随便找个借口。
    比如说自己过来借些什么东西,或是拿钱换个青菜,鸡蛋啥的这种借口,当前的窘境也算能揭过。
    可奈何师月这姑娘想不到这么多,她目前满脑子都是,自己那些自认为厉害的计划。
    所以前面出现的惊讶也只是一瞬间,稍后就马上恢复正常。
    只是同时那时不时飘向屋门方向的小眼神儿,根本就逃不过君卿卿的眼睛。
    这会儿白锦城还有君慕蘭在做什么?
    好家伙,俩人把碗筷捡回到灶间,并没有马上洗出来,而是暗戳戳的去到君慕蘭休息的那间屋子,还把窗户开了一条缝儿,跟某某区观众一样,围观着外面的事态发展。
    第321章 惊掉下巴
    君慕蘭相信了君卿卿说的,来人是村里小伙伴的这个说法,白锦城可没有信。
    仅从敲门的架势,就能大致知道这个人的一些性格特征。
    比如前面提到敲过之后稍等那种人,就是很多情况下会比较有良好的修养或习惯,平时很懂得自律和自制。
    敲门同时伴随自报家门的声音,说明来人性格豪爽,不拘小节。
    至于刚刚他们听到的那种拍起来毫无章法,毫无节奏停顿的人,只能说是:一言难尽。
    是以才拉着君慕蘭赶紧回去屋内看外面的事态发展。
    反正在这二人眼里,小丫头最厉害,碰见难搞的人,她只会让对方知道,什么才叫做硬茬子。
    尤其是在开门后,看见来人是师月,更是有种看戏差盘瓜子的架势。
    院门外的师月也察觉到君卿卿没有让她进去的意思,又羞又恼的同时还暗自记恨起来。
    这种人,以后做梦都别想进师家的大门,自己不给她使绊子就算好的,到时候有她的后悔。
    打量的同时,也在自顾自的对君卿卿进行着评价。
    她也就配自己和哥哥下乡这段时间,当个保姆阿姨的角色。
    以至于后面的那些对话,态度并没与很好。
    上下将人又是打量几遍,也是暗暗心惊,这种美色的姑娘,能把皮肤养的这般细滑,怕是在京市的上流圈子那些世家小姐中,都很难找到比她更好的。
    至于古武域有没有,那是自己完全不能企及的一个高度,是以比较当然也是没办法进行。
    可惜了,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乡下村姑。
    现在师月面对君卿卿的态度,那就是妥妥的一个鼻孔看人。
    “你好,听村里人说,你叫君卿卿是吧?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师月,来自京市师家。
    按理来说,京市的世家你应该也不清楚。
    我能来这边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上山下乡,支援国家建设,才来的红旗生产大队这里当知青。”
    话音落下,没有得到回应。
    更是发现君卿卿面无表情的看着她。
    无奈之下继续说着:“毕竟家里还是有些权利,算是国家的人。
    都在很重要的位置担任职务,在知道我做出当知青的这个决定的同时,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
    君卿卿继续无动于衷,可她却是在想:这货就不能有话快说嘛?敢情来自己这儿作报告来了?
    师月没有察觉到对面之人的不耐烦,而是继续的说:“听说前段时间你一直不在村子里,是去京市参加了什么比赛?”
    君卿卿依旧不发一语。
    这会儿师月的面色肉眼可见的黑沉下来。
    屋内一直关注院门口情况的白锦城还有君慕蘭,也忍不住发表感慨:“小妹是真的刚,这种气死人不偿命的架势,也是真的好用。
    纵使你有千言万语,我方岿然不动,能奈我何???哈哈哈哈哈······”
    “喂,我说了这么半天,你到底听没听到?好歹也给个回应。”
    君卿卿挑挑眉,依旧是站在那里,看着院门外这个女人单方面的表演。
    这不还没咋地呢,就沉不住气。
    当即咋呼起来:“你这个人是不是耳朵聋了?
    不聋的话,怎么不知道回话?
    我能过来找你,是看得上你,别给脸不要脸的不识好歹。”
    这已经唱了半天独角戏的师月,不仅没得到半个音符的回应,更是从始至终都站在院门外面,或多或少都觉得自己太丢面子,本就被激起的火气,当下更是完全抑制不住,彻底爆发出来。
    原来那句“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的这个爆发,也有可能说的是对方。
    以至于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我就明明白白的和你说吧,今天过来找你,就是想给你个表现的机会。
    我哥现在看上了你,识相的你就自己偷着乐去吧。
    有时间就把你家里面好好收拾一下,我们兄妹俩最近找个时间搬过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