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妈五岁半 - 我的姑妈五岁半 第5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呀。”高萝回:“小年要叫我姐姐。”
    “那这样的话……”小年掰着手指头算:“我就有八个姐姐了。”
    这下轮到高萝惊讶了:“……这么多呢?”
    “嗯!”
    “只有两个是亲姐姐,其他的是亲戚。”夏时解释。
    谢彦芝这时凑了过来,问:“你父母有四个孩子?”
    夏时笑了笑,没说话,后来趁小年进阿萝房间玩耍,不在场,才把他们家的情况说清楚。
    夏钧结过三次婚,夏暮时的妈妈时雯是原配,二人共有夏暮时这一个儿子。离婚两年夏钧再婚,跟那任妻子生了一个女儿。没几年他再一次离婚,然后隔了几年遇到了现在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就是小年。
    所以小年的亲姐姐其实只有两个,其他的都是父母双方的亲戚朋友家小孩。
    谢彦芝听完没敢吱声,只默默在心里想,原以为他们谢家跟高家算人丁兴旺的,没想到还有更胜一筹的。
    同时她又觉得夏时太可怜,那个做父亲的好像没替孩子着想过,甚至还让他照顾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
    谢彦芝唏嘘不已,不禁往夏时碗里多夹了几筷子菜,并说:“你外婆跟阿萝的外婆感情要好,你就把这当自己家,有什么需要也可以跟我们说,别跟我们客气。”
    夏时笑着
    应了一声:“嗯。”
    小年在高萝的房间看小人书,看了一会儿参观起高萝的房间。
    他看到她桌上摆了一张照片,是个陌生的女人,就问她是谁。
    那是谢然二十岁时,跟父母一起出去旅游时拍的照片。
    “是我姐姐。”高萝说。
    “你也有姐姐?”
    “嗯,我就这一个。”
    小年像发现什么秘密,拿着照片出去找夏时:“哥哥你看,阿萝也有姐姐。”
    照片是在海边拍的,高萝手里拿着泡泡机在玩。她穿一条浅黄色的吊带裙,风把她的裙摆吹起来,泡泡飞舞在她周身,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色的光。
    是谢彦芝抓拍下来的一张照片,谢然特别喜欢,感觉一看就会回到当时的环境里,甚至能闻到阳光和海水的味道。
    每次看了心情都会变好,所以就打印出来摆在了房间里。
    夏时看了那张照片许久,久到高萝以为他要睡着了。
    正打算把照片拿走,蓦地听到他问:“谢然不在家吗?”
    高萝这一家子同时怔住了,好一会儿后,谢彦芝才略心虚道:“她出国度假去了,你……知道照片上的人叫谢然?”
    “知道,我跟她小时候见过的。”夏时看向高萝,笑说:“她的小名也叫阿萝,对吧?”
    高萝被他问得直发愣,心说这人记性也太好了!
    小年这时插嘴道:“什么?阿萝的姐姐也叫阿萝?那岂不是有两个阿萝?”
    高萝没敢接话,她父母也没敢接。
    只有夏时回答了小年。
    他嘴角含笑,手指向高萝:“对呀,这个是阿萝。”然后又指着照片:“这个,也是阿萝。”
    有那么一瞬间,高萝感觉夏时是发现了什么,但这个念头也只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
    怎么可能呢,她不主动交代,她父母都想不到如今五岁半的自己跟谢然是同一个人。
    走的时候,高萝一家送夏时他们出门,谢彦芝还热情地跟他说“有空常来。”
    夏时笑着回:“好,我会的。”
    他走了之后,谢彦芝夸赞说:“这孩子真不错,又帅气又懂事。小年也不错,还给阿萝带礼物。不过,他怎么说是生日礼物呢?阿萝你生日还有好几个月呢。”
    夏时上门拜访,带了见面礼,小年也带了,说是补给高萝的生日礼物。
    高萝不好意思地笑:“有个小误会。”
    那天晚上的直播,谢彦芝没有看,所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高萝解释给她听,末了,收到她妈一记“板栗”:“你骗人小孩儿干什么!”
    “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嘛,我又不会收他两次礼物。等他过生日,我也会给他准备礼物的。”
    “这是礼物的事吗?你小心他发现后跟你闹!”
    “没关系,我会哄好他的。”高萝很自信。
    她这么能说会道,哄大人都轻而易举,那哄小孩儿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
    温城回去后联系不上关柳,等第三天,询问了她的经纪人,才知道她这几天在国外参加代言品牌的新品发布会,五天后回去,然后叫他这几天不要再打电话过去。
    温城只能照做,因为之前有一次关柳也是在国外跑通告,他想给她一个惊喜,就自己坐飞机去看她,结果她大发雷霆。
    关柳讨厌别人自作主张,也讨厌别人不按自己的要求办事。
    《奇妙假期》是靠关柳的人脉拿到的资源,现在他把事情搞砸了,关柳生气是必然的结果,温城已经料到了。
    五天后,关柳回国。
    关柳跟温城虽然有了孩子,但是没有领证,也没有同居,只能算情侣。孩子出生的时候两人商量好,jun跟着温城,由温城抚养。
    jun很黏他妈妈,但是关柳要忙事业,所以平常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这次见面后,关柳先陪他吃了一顿饭,然后让经纪人陪他到隔壁房间玩,因为她有话要单独跟温城说。
    温城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也在心里打好了草稿,该怎么跟她解释,让她消气。
    但是关柳没有跟他说综艺的事,她开口提及了另一个话题。
    “陈若青手里有一个本子,本来想留给你的,现在人家改主意了。”
    关柳语气平静,但温城知道,那平静的语气下面是极力压制住的波涛汹涌的怒意。
    陈若青是华国电影集团的董事长,同时是华影集团的党委书记,在华国电影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柳因为《乌鸦藏罪》这部电影接触到华影集团,努力经营才拿到陈若青这个人脉,然后在自己的电影庆功宴上将温城介绍给他。
    陈若青手里有个本子,他跟关柳说,等温城这期的综艺拍摄结束,几个人可以一起约个饭。
    然而综艺结束,温城突然被节目组“退货”,同时被官媒点名批评耍大牌、欺压素人、自食其果。
    广电总局在八年前发布的综艺整改通知里明确说明,要让普通群众成为节目的主角、不可以把他们当成明星的陪衬或背景。
    而温城在节目上明目张胆地纵容小嘉宾欺负素人,且他本人同样傲慢。官媒点名批评表明他们对于此事的态度,业内不得不重视。
    所以约饭这件事,陈若青就此不再提。
    关柳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就因为他在综艺上跟一个小孩子怄气而烟消云散。
    温城终于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也终于知道关柳这次为什么大动干戈。
    他急忙说:“我可以跟陈总解释清楚,我也可以去跟高萝、高姝乐道歉。”
    关柳静静看着他,眼神里是不带掩饰的蔑视:“我看你还是休息一段时间,让沈琮接替你的工作吧。”
    沈琮是温城同公司的艺人,两个人外形、定位都很相似,本来竞争激烈,后来由于温城去年接连拿下三金,终于拉开差距。沈琮也因此日渐颓败,意志消沉。
    听到她让沈琮接替自己参加综艺拍摄,温城极度不情愿。
    原本他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继续拍《奇妙假期》这档综艺,按沈思妍说的,让jun去跟高萝道歉,说不定能得到她的原谅,也能得到节目组的许可。
    但是他面子上抹不开。
    现在听关柳这么说,什么面子里子都不重要了。
    “我可以继续拍,柳柳你再给我一次机会。”
    关柳撩起眼皮看他,冷冷道:“我不想说第二遍。”
    关柳说完这件事就走了,jun从隔壁房间跑回来,发现妈妈不见了,一屁股坐到地上,放声大哭。
    温城被他哭得很烦,拿起桌上的水杯狠狠往地上摔去。
    “砰”地一声,玻璃杯被摔得四分五裂。jun被他吓住了,呆呆地张着嘴,哭声被扼在喉咙里,一动不敢动。
    保姆听到动静赶过来,就听到温城在那边吼:“你有什么脸哭!你妈妈生气了都是因为你!”
    保姆连忙上前把jun从地上扶起来,先检查他身上有没有伤口,然后指责温城:“温先生你跟孩子置什么气,都把他吓着了。”
    “有你什么事!滚!带着他一起滚!”
    温城大发雷霆,让两人一起滚。
    保姆立即闭嘴,并把jun拉走。
    温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过了整整一天一夜,他才稍微冷静下来。
    他认识到自己对jun发脾气是不对的,但是他控制不住。因为他想到,如果不是他,这一切不会发生,自己的口碑不会塌,关柳不会生气,陈若青也不会改主意。
    温城感觉这是他事业走下坡路的一个预警,可明明他才拿下三金影帝,怎么就要走下坡路了。
    温城不甘心,他找到自己的经纪人,让他想想办法。
    经纪人也很无奈:“我能想什么办法,你都被点名了,现在大家都对你避之不及。你现在着急也没用,不如就趁这个时间好好休息一
    下。等风头过了,再想办法洗白。反正娱乐圈每天都有那么多的八卦新闻,大家很快就会把你的事情忘了的。”
    经纪人的意思是先冷处理,等过了这个风头再出来。
    温城现在听到“休息”两个字就恼火:“我不要休息!我要去拍摄综艺!你是我的经纪人,你得替我想想办法!”
    经纪人心力交瘁:“你现在知道着急了,拍的时候你在干什么?第一期结束,我是不是提醒过你?你第二期又来,那当下这个结果难道不是你自己造成的吗?”
    《奇妙假期》第一期结束,温城已经出现了口碑下滑、路人缘崩盘的趋势,经纪人提醒过他,但是他没在意,因为当时关柳在电影庆功宴上给他介绍了新的人脉,都是圈子里的大佬,几个路人的负面评价实在没有放在心上的必要。
    温城现在被经纪人问得说不出话。
    “你要是不想休息的话,也行,这边有个本子,你拿回去看看吧。”经纪人找出一个电影剧本给他。
    那个本子温城见过,他那会儿瞧不上,因为是舜文传媒递过来的。对方透露过,女主会从他们公司内部选,大概率是沈思妍。
    沈思妍是新人,只拍过一些网络短视频,一部正儿八经的影视作品都没有。刚出道就想拿他这个三金影帝给她铺路,这算盘打得未免太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