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国色医香 - 七零国色医香 第5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回想她今天遇到伍月英之后, 这位女同志的种种奇怪行为, 叶青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她会有一种违和感了。
    原来,这位伍小姐, 竟然也换了个芯子!
    难怪这位生了一场病后就吵着嚷着要退婚,甚至为此还不惜绝食。
    难怪她才下乡第一天, 就被这位伍小姐给盯上,对她各种明里暗里地试探,甚至眼看着她都要搬走了,强行挽留不说, 还不分场合地要她教唱歌。
    神特么会不会唱《亚洲雄风》,叶青这会儿回想起来都觉得无语。
    拜托,她可是百年后穿过来的, 七八十年前的老歌, 压根就不可能出现在她的歌单里, 她会唱就有鬼了!
    搬箱子那会儿, 叶青是真没反应过来伍月英问的那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她还以为《亚洲雄风》是七十年代初城市里面流行的热门红歌, 伍月英想要学这首歌,又知道她是从申城下来的, 以为她肯定会唱,就想找她帮忙教学呢。
    要不是刚刚叶青睡前灵光一闪,隐约记起来《亚洲雄风》这首歌的出处, 她怕是还被蒙在鼓里, 压根没意识到伍月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背后竟然暗藏着玄机。
    就是不知道,这位大姐究竟是自己重生回来的, 还是跟她一样是别人的魂穿过来的。
    不过不管是哪种,起码有一点可以证实,那就是这位大姐知晓的未来时间线肯定不长,有个二三十年就顶天了。
    毕竟如果是从千禧年之后穿过来的,那会儿华语娱乐强势崛起,神仙歌手那么多,这位的歌单不会还停留在《亚洲雄风》上。
    叶青估计,伍月英回来之前,可能正好是《亚洲雄风》红到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程度,于是她就想当然地把这个歌拿来试探叶青的底细了。
    蓟城亚运会,九十年代初啊,叶青脑子转得飞快,那会儿正是改革开放经济飞涨,集体经济向个体经济转化,各种公司和私营业主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头的时候。
    见过了那么多大世面,难怪一回来就要退婚 ,看样子伍月英应该是瞧不上那个穷当兵的对象了。
    不过这也能理解,提前知晓了二十年以后的时局政策发展,就等于掌握了发财的先机。
    站在时代变革的风口上,是头猪都能飞起来,所以伍月英不想再要一个当兵的给她拖后腿也是能理解的。
    结了婚的都还能离呢,更别说两人只是订婚,知道这位换了个芯子后,叶青总算能理解为什么伍月英的行为会这么前后不一,转变速度这么快了,对于伍月英坚持要退婚这一点也觉得无可厚非。
    人各有志,不想当军嫂也不能强求,这位没准回来就是抱着专心搞事业自己独美的想法呢,如果嫁给军人,大概率就得随军,到时候肯定得以家庭孩子为主了,哪儿还有什么精力去创业挣钱?
    叶青需要警惕的,是她被伍月英给盯上的问题。
    她下乡之前还想着要苟一苟,尽量不跟人深交,免得暴露自己身上的秘密。
    可她没想到,并不是她降低存在感就能高枕无忧的,伍月英既然回来了,她肯定知道原本的故事线里面,今天来靠山屯插队的这批知青里面,根本就没有一个叫叶青的女知青。
    这也就意味着,叶青躲过了火车上心脏病发的劫难,出现在靠山屯,其实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变数了。
    也难怪她一出现在村里,就被伍月英问东问西查户口一样盘问了。
    不过转念一想,叶青又觉得这事儿其实也没什么好紧张害怕的。
    反正不管伍月英问什么,她装傻死不承认就是了,她又没干过违法犯纪的事儿,根本不怕被人查,如果伍月英要举报她这个穿越者,除非自己先自爆,否则这么荒谬的言论,别人只会以为举报者是神经错乱在胡言乱语。
    伍月英哪怕再蠢,只要她脑子没进水,就不会把她自己穿越或者重生的秘密自爆出去,她真要这么干了,等待她的,只有可能是研究室切片或者是长久的牢狱之灾。
    这么一想,叶青心里紧绷的那根弦就松懈了下来。
    反正如果伍月英非要跟她过不去,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实在把她给惹急了,那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人给做了,她在末世就杀过人,可一点也不介意自己手上再多染点血!
    没什么心理负担后,叶青很快就睡着了,虽然第一次睡炕,还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但她睡得前所未有的安稳,一觉睡到了外头天光微亮。
    “叶知青,叶知青?”
    听到外头有人喊,叶青立马就炕上翻身而起,摸出手表来看了一眼,才早上五点。
    邹阿婆早就醒了,但她怕自己起床会把叶青吵醒,就一直躺在炕上没有动。
    这会儿听到外头的喊声,老人家才慢慢爬起身来。
    叶青见状,赶紧把老太太搀扶下床,又给老太太打了盆洗脸水,自己也胡乱洗漱了一下,这才拉开门走了出去。
    门外站着伍大队长家的大儿媳妇儿秦杏枝,看到叶青终于出来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可算起来了,我就只来叫你这一次,明天开始你就要自己起床了,以后都是这个时间点出工,去晚了可是要扣工分的。”
    “跟我走吧,得先去晒谷场那边领工具。”
    说着,秦杏枝就转过身要往晒谷场那边走,没想到这个时候,隔壁院子的木栅栏被人推开,一个四十来岁的婶子也从里面急匆匆出来了。
    看到秦杏枝,那位婶子脚步一顿,脸色立马就拉了下来。
    秦杏枝表情有些尴尬,但是还是跟人打了个招呼:
    “顾婶子,您好早啊。”
    那位顾婶子就跟没听见似的,快走几步就越过秦杏枝往前走了。
    叶青明白了,这位婶子应该就是顾卫东的妈,至于为什么对秦杏枝会是这么个态度,用脚趾头想想也猜得到是怎么回事。
    伍月英忽然闹着要退婚,搞得满屯子人尽皆知,就农村这个环境,那些爱嚼舌根的怕是没少议论,说不定还编排了不少难听话,流言蜚语满天飞,人顾家能痛快就怪了。
    顾卫东的妈肯定是恼了伍月英,这不连带着迁怒上了伍家的所有人,连秦杏枝她也不乐意搭理了。
    看秦杏枝不大自在,叶青赶紧笑着转移对方注意力:
    “嫂子,你能跟我说说上工的事儿吗?咱屯里这个工分是怎么记的,假如只干半天怎么算,请假该找谁?”
    一顿唠嗑的,秦杏枝脸上的神色才自然起来,不光给叶青介绍了下地的相关事宜,还聊到了附近的一些情况。
    比如屯子到镇上有多远,镇上都有哪些店;
    还有每个月在哪里会有集市,允许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去集市上自由交换物品;
    再比如,在距离屯子几公里外,还有一个由建设兵团组建的大型部队农场,占地足足有几百平方公里,并且还在不断开荒扩建中。
    叶青想起了她下屯子那一路上看到的那一望无垠的金黄稻田,如果照秦杏枝所指的方位来看,当时她经过的那些地方,可能绝大部分都属于这个部队农场的耕地范畴。
    不过叶青眼下还没觉得这个部队农场能跟她有什么关系,只把秦杏枝话里面对她有用的信息给过滤了出来,记在了心上。
    到了晒谷场,已经有不少社员到了,看到秦杏枝领着个瘦津津的女知青过来,顿时极为嫌弃不喜:
    “伍聪家的,这就是昨天下来的城里知青吗?看着咋还没我家三闺女高,她有十岁吗?这么小就来插队了?”
    叶青:谢谢,您这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让我感受到了成吨的冒犯!
    原身从小营养没跟上,所以叶青这会儿个子是有点矮,估计还不到一米六,但她已经检查过了,她的骨骺线还没闭合呢,只要接下来这两年好好养,还是能追得上去的!
    倒是秦杏枝,见过叶青劈柴那功力后,她可一点都不敢小瞧了这位小女娃,个子小但架不住人家能量大啊,浓缩的可都是精华,一会儿上工,她等着看这些人大跌眼镜是什么模样!
    这边秦杏枝叫叶青起床还算顺利,但被分配去叫其他那些知青的社员,心情可就糟糕透了。
    昨天新来的那批知青,有一个算一个,因为昨天下屯子的路上遭了大罪,这会儿全都躺在床上浑身痛得压根就起不来。
    去叫人来上工的社员们在门外喊了一遍又一遍,也没能把人给叫出来,气得差点没破口大骂,最后实在等不了了,怒气冲冲地回了晒谷场,领了工具就骂骂咧咧地去了地里,见了伍队长立马就开始不停地抱怨:
    “这些城里娃也太不像话了,刚来第一天上工就这么懒散怠慢,这是准备让我们白养着他们吗?大队长,要是这些人下乡插队都是这么个态度,那你还是把这帮人给退回去吧,我家可养不起这样的祖宗!”
    其他村民也跟着附和,集体表达不满。
    这年头家家户户的口粮都不够吃呢,还要多分出一部分来养这些知青,村民们心里面本来就不爽,现在他们起早贪黑地出工来干活,那些知青却在家里头呼呼大睡,谁心里能痛快?
    伍大队长脸色很不好看,越发坚定了要赶快建好知青点把这帮糟心的城里娃扔出去的想法。
    “行了,哪儿那么多废话,人家不来你们不照样也得上工?”
    晓得这些人是心里不平衡了,伍大队长没好气地催促这些社员赶紧下地干活,他则甩着脸子回屯子里整治这帮知青去了。
    等到殷霜那帮知青被挨个提溜出来,不情不愿地来到地里上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地里面一群女村民们情绪极度亢奋,争先恐后地要跟叶青比赛,看谁割稻子速度更快。
    而叶青就跟吃了兴奋剂似的,弯着腰在地里面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割着稻子,手里的镰刀飞舞得都快能看得见残影了,把那些新来的知青们当场给看傻了眼。
    不是,这哪里来的显眼包啊,没看见大家都在躺平摆烂呢,就您这么卷,合适么?你这么出风头,这是要陷大伙儿于不义啊!
    昨天发现队伍里竟然有个十六岁的未成年的时候,这帮知青还挺高兴,觉得接下来不管干啥,反正都有人垫底,他们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现在,看到这个黄毛丫头干活这么麻利,这帮知青才意识到,他们好像高兴得太早了!
    叶青可没觉得她需要去体谅这些新知青们的情绪和处境,一大早她跟着社员们到了稻田里之后,就感觉终于来到了自己的主战场。
    丰收的稻穗充斥着浓郁的灵气,等她一下到农田,周围的稻穗就这么贴在她的身体四周,那股灵气瞬间就把她给包围了,也令她的兴奋阈值顷刻间被拔高。
    因为她不光能高高兴兴地收割稻穗,还能趁人不注意,偷偷把那些留在田里的稻茬以及打完谷粒后剩下的那些水稻秸秆里面残留的木系异能统统吃掉!
    叶青感觉自己眼下就像是个勤劳小蜜蜂遇到了一片花海,满目扫过去全是花粉,根本吃不完啊吃不完!
    一开始下地,可能是因为镰刀用得不太熟练,她的速度稍微有点磨蹭。
    但慢慢地,随着她掌握了镰刀的使用技巧后,她的速度很快就跟上来了,并且越来越快,把村里那群妇女都给甩出去老远。
    及时补充能量,叶青的体力总是能在快耗光时又马上喝蓝回血,这就意味着,她在割稻穗这一项上,所向披靡打遍全屯无敌手,哪怕这么多人来跟她搞车轮战,她都不带怕的。
    于是,在其他新来的知青们还在遭受村里人的白眼和难听话的时候,叶青就已经一战成名,靠实力赢得了全屯子绝大部分妇女们的喜爱。
    这个年代,大众普世的价值观,就是劳动最光荣,勤劳是美德,尤其是在农村,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绝对就是最优秀最讨喜的,偷奸耍滑好逸恶劳则会被大家集体讨厌。
    叶青这么能干,当然立马就能快速地融入到这个新集体里面,很容易就能跟村里人打成一片。
    就连伍大队长都很是意外,昨天他以为这个刚来就搞特殊,用军车护送的叶知青,会是今年这一批下乡知青里面最难搞的,可谁知道他竟然看走了眼,就这么个小不点,竟然在干农活上面这么厉害,这可着实是让伍大队长刮目相看。
    原本伍大队长对叶青搬到邹阿婆那边住还有一丝顾虑的,这会儿看到叶青展现出来的能力后,反而放下心来。
    体力强,能干活,而且大方又懂眼色,这个孩子倒是不错,哪怕年纪小点,安排去照顾邹阿婆倒也合适,观察上俩月,如果这小同志能把人照顾好,之后就让她留在邹阿婆家里长住也不是不行。
    叶青不知道因为她今天出的这场风头,让她避开了接下来和知青们挤大通铺的命运。
    八点早饭之前,按规定大家要先上三个小时的工,介于他们这批新来的城里知青没干过地里的活,大队长都没敢给他们派太重的任务,就只让他们一人割一分地就算完事儿了。
    但叶青愣是以一己之力,愣是一大早地就干掉了半亩地的水稻,还提前了半小时收工。
    这要是换成别的社员,说要提前回去,大队长跟记分员早就开骂了。
    可看着叶青割完的稻田里那一捆捆扎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的稻穗,大队长就算想挑刺愣是都找不到理由。
    再瞄一眼另一边那几个干啥啥不行的知青,大队长只觉得辣眼睛。
    这个对比差距可太明显了,伍大队长努了努嘴后也不知道自己该说啥了,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有些心累地冲着叶青摆了摆手,让她先回去。
    得了首肯,叶青一声欢呼,撒着裹满泥的脚丫子就蹿上田埂跑了。
    她那裤兜里,这一早上可偷偷从地里面捡了不少收割水稻时掉落的谷粒,估计得有一小把,她要趁着现在大家都在外面上工屯子里没人的时候,赶紧回去把这些谷子都催化。
    昨天她到邹阿婆家的时候就注意过了,老太太家屋门口圈了个篱笆小院,院子里有大概三分的自留地,是用来种菜的,但估计老人家眼睛看不见,这地里的菜就稀稀拉拉也没个人打理,正好空出来方便叶青来给“种粮食”。
    有这么些种子,估计种上一茬就能收获几十斤的稻谷了,她跟邹阿婆两个人也吃不了多少主食,几十斤就够她们俩吃上半个月的!
    叶青兴致勃勃,甚至已经做好了每天晚上利用这块自留地长期备战,趁着冬天来之前,将她跟老太太要吃的冬菜和粮食都储备齐全的打算。
    回去后,邹阿婆正在厨房摸索着自己做饭,可能是因为知道家里来了知青,老太太想好好招待一下这位小客人,于是把她藏了不知道多久的香肠都给找出来了,还拿着菜刀颤颤巍巍地要将那红肠切片,看得叶青那叫一个胆战心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