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宫贝阙 - 珠宫贝阙 第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帝的身体不好。
    唯独一点,子嗣繁茂。
    宫中最昌盛的时候,曾有六位皇子同月降生,可惜生一个死一个,一个比一个死的离奇。
    傅蓉微十五岁入宫,封为贵人,承欢一夜,诞下一子,在阴谋诡谲的宫城中,她硬是护着自己的儿子,平平安安长到四岁,方才得了先帝的青眼。先帝一路捧着她,从贵人高升至贵妃,最终册封皇后,母仪天下。
    先帝最常对她嘱咐的一句话便是——“蓉微,你的儿子一定要出息,否则,咱们大梁就走不到天亮了。”
    帝后寡情。
    他只是看重她的手段和儿子罢了。
    傅蓉微很受用,她机关算尽这一生,想要得到的东西已尽数在握——权势,体面,堂堂正正的册封,相敬如宾的丈夫,天真孝顺的儿子。回想以往的狼狈和困苦,曾经给她找过不痛快的那些人,早已匍匐在她脚下跪着认错。
    好景不长确实可惜,但一个王朝的倾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大梁积弊已久,先帝登基后倒是有几分清醒,但他手段过于缓和,终回天无力。
    先帝一死,藏在繁花之下的烂根烂泥全被扯了出来,烂臭的味道再也掩盖不住,大梁自欺欺人的盛世,以这样一种残忍的方式豁开,血淋淋地暴露在天地间。
    傅蓉微只当了三个月的皇后,三天的皇太后,却即将为大梁殉此一生。
    馠都禁卫军只一万五千,且战且败,很快便退至了宫门前。
    傅蓉微听到外面杀声陡然间四起。
    御前侍卫跪倒在门外,字字泣血:“太后,宫门破了!”
    傅蓉微站起身,先帝才去,国孝期间,宫妃皆应缟冠素纰,傅蓉微也不能例外。
    但在馠都失守的那一刻,傅蓉微便抛了礼法,换上了太后的袆衣,玄色纱榖,朱裳,佩云纹绶带,繁重的衣饰枷锁一般拖曳在身后,金线绣织的彩凤不舍地拂过金砖的纹理,好似它也预见了即将跌落尘埃的下场。
    兖王的现身,令宫内的厮杀暂时歇止。
    铠甲裹着他一身煞气,他持剑立于长乐宫外,见傅蓉微现身,低沉地唤了一声:“皇嫂。”
    傅蓉微远远地看着他那张峻冷的脸,心想,好一张忠臣良将的面相,这么多年,她和先帝竟从未察觉到他的狼子野心。
    她冲他微微颔首:“兖王,你有何话要说?”
    兖王身侧刚归降的狗腿子,急于讨好,抢在他前面开口,嘲道:“傅家女,还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太后呢,大梁江山易主啦,识相点,现在跪下磕头拜见新皇,兴许还留份体面,否则……啊!”
    兖王挥剑饮血。
    那狗腿子吠了一半,脑袋便猝不及防落地,骨碌碌地滚到了傅蓉微的脚下,一双浑浊的眼珠在她面前逐渐涣散,死不瞑目,喉口喷出污血溅在了傅蓉微的衣襟上。
    傅蓉微盯着那颗人头瞧了片刻,端庄地抬脚,用沾了血的鞋子,将其踢开。
    兖王站在几步开外:“害皇嫂受惊了,是臣弟的不是。”
    也不晓得他用哪只眼看出傅蓉微受惊了 。
    傅蓉微面无表情:“直说你的来意。”
    兖王上前一步。
    “三件事。”
    “第一,我那乖侄子北逃,偷走了传国玉玺,想必是追不回来了,臣弟请皇嫂一道懿旨,以皇太后之名,助我名正言顺登基。”
    “第二,姜煦实在难搞,又确实是个人才,他是为了救皇嫂而来,请皇嫂上城墙帮臣弟招降他。”
    “第三……臣弟在发兵前夜,有人进献了一幅图,名叫《尝后图》,皇嫂听说过吗?”
    傅蓉微当即浑身一震。
    兖王见她终于有了反应,露出几分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缓步贴上来,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声音道:“相传,宋端平元年,南宋一雪国耻,灭金,南宋诸将活捉金后,奸辱于军前,后世人作此画于民间传阅……”他猝不及防上手,一把捏出了傅蓉微的后颈,摩挲着细腻的皮/肉,在她耳边轻言:“皇嫂,臣弟觉得那图实在难堪,不忍呈于军前,于是私藏了,待事毕,皇嫂单独陪臣弟鉴赏一番可好?”
    他的声音像毒蛇在耳后舔舐。
    傅蓉微身体一颤,脸上喜怒不形于色的表情差点挂不住。
    所谓鉴赏……
    令人作呕。
    兖王笑哼了一声。
    美人脸上的屈辱当真令人畅快。
    他要成为大梁的新皇,大梁的一切美好他都要占有,其中就包括这位大梁如今最尊贵的女人,傅太后。
    傅蓉微:“哀家宁死。”
    兖王:“你死不了。”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才是一个人最深刻的痛苦。
    兖王笑了:“本王说的三件事,皇嫂仔细考虑?”
    形势容不得她不同意,傅蓉微深呼一口气,咬牙道:“好,哀家都允。”
    兖王:“先拟旨。”
    傅蓉微:“先降姜煦。”
    兖王一眼就能看出她在耍小心思,却低估了她的决心。他不认为她会殉城,她是那么想活着的一个人,从前无论在宫外还是宫内,她都以蝼蚁般卑微的身份,抓着蛛丝那样脆弱的一线生机,奋力地爬。
    这样的女人,只会残喘着求生,怎么可能有勇气殉城呢!
    兖王沉溺在自己的掌控中,自以为万事在握,纵容点头:“好……皇嫂想开点,你求他和求我,其实都是一样的。”
    姜煦兵临城下,三千骑兵整肃以待。
    馠都城下延绵的银甲像覆了一片纯粹的雪浪。
    唯一的亮色是主帅姜煦头发上缠饶的红缎带。
    既缠绵又婀娜。
    居庸关到馠都最快马不停蹄也要七天,姜煦却仅用了三天便赶到了。傅蓉微居高临下望着他,酸涩的泪倒灌进了鼻腔里,呛得她眼睛里更加伤情。
    去岁冬宴散场,傅蓉微陪着先帝走在雪中,沿路赏景,她多嘴问了一句:“良夜是何意?”
    那时先帝已经病入肺腑,寻常说话都带着喘:“是朕的深意,和期盼……姜良夜乃大梁最为可用、可信之人,等朕驾崩,你和儿子,务必要重用他,善待他。愿此良夜非梦啊……”
    傅蓉微点头:“臣妾记下了。”
    其实那年冬宴,他们隔了很远,她坐于高位上,只遥遥瞧了个轮廓,并未看清他到底长什么样子。
    今日,城上,城下,比冬宴的距离更要远。
    傅蓉微依然看不清。
    叛军用刀架着她的脖子,推她到了墙垛前。
    弓箭手早就做好了埋伏,数以千计的羽箭,齐齐对准了姜煦的脑袋。
    兖王口口声声嚷着招降,心里却晓得不可能,姜煦的性子刚烈不可摧折,世人皆知。他用兵诡幻,天生将才,以少击多习以故常,莫轻看他只带三千轻骑,兖王手下即使有强兵三万,也未必能留得住他。
    更别说姜煦的父亲驻守居庸关,扼着大梁西北边境的咽喉,那是他的退路和底气。兖王有自知之明,他降不住这匹烈马。
    姜煦扬起头,对傅蓉微朗声道:“娘娘,跳城,臣接得住您。”
    第2章
    傅蓉微顿觉颈上的刀架得更紧了,令她寸步难移。
    兖王居高临下:“姜煦,你未免太不把人看在眼里。”
    姜煦发出了极轻的一声笑,很愉悦,于万军之前,道:“是啊,就不把你放眼里,你——不——配——”
    兖王眼角抽动。
    傅蓉微在这一刻,忽然从他的眼神中,品出了一抹极为熟悉的情绪。
    ——是嫉妒。
    当年她册封皇后时,带头请安的那几个妃嫔就是这样的眼神,不甘,嫉妒,恨意滔天却又无可奈何。
    堂堂一个王爷,竟然嫉妒姜煦。
    兖王咬牙切齿:“黄口小儿……”
    但兖王到底与后宫女人不同,他站在了如今的位置上,手里捏着傅蓉微,尚不到无可奈何的地步。
    他望着城下耀目的银甲,道:“以你一命,换她一命,你自刎,我放人。本王入主馠都,立新朝,言出必践。当然,你也可以就此撤兵。本王承诺绝不相拦。但前朝太后……可就留不得了。姜煦,你做个决断吧。”
    馠都的城楼那么高,仿佛鸟雀都无法逾越。
    所以城上站着的人目光有所不及,他们看不见姜煦干裂的唇上渗出的血珠,和因失血过多而显得苍白的脸色。
    更无从知晓他口中刚强行咽下了一口腥腻的血,他左心口的伤,仅偏离心脏不足半寸,经过一路的颠簸与厮杀,反复开裂,幸而他从关外穿来的裘甲厚重,能略遮一二。
    三天,姜煦从北到南,纵贯了大梁的半个版图。于瀛洲截杀兖王的粮草补给,又于馠都城外接应了出逃的小皇帝,以三千骑硬碰兖王两万追兵,年少轻狂的姜少帅,在关外战场上嚣张了那么多年,第一次将矛头对准关内的同胞,忽觉得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他承诺了小皇帝,一定会将太后活着带回。
    他是大梁的臣子,他要救回他大梁的太后。
    银枪插进了焦黑的土地里,战马一声嘶鸣,姜煦抽出腰间的佩刀——“贪生怕死之人还领什么兵,上什么战场。”
    姜煦的目光顺着城墙一寸一寸地往上攀附,停在那个裙角飞扬的女人身上。他还是那句话,她若是敢跳,他一定能接住,事情便好办许多。可惜,他们这位娘娘,从闺阁起就是个谨小慎微的个性,怎可能有那般胆魄与决断。
    姜煦十五岁那年,在母亲的操持下,与傅家议过亲。虽然后来不了了之,但傅家的几个女儿,当初或有意或无意,都在他眼前晃悠过。
    傅蓉微是傅家庶出的三姑娘。
    姜煦第一次见她,是她设计用茶汤泡毁了嫡出二姑娘做的画,害得傅二姑娘在花宴上当众跌了脸面、委屈痛哭,她却高兴了。姜煦不喜她的工于心计,更觉得此女心性阴郁,刻薄寡恩。不曾想,几年之后,她竟成了宫墙中最艳的那朵花。
    不敌牡丹富贵,不如桃花妖冶。
    她更像兀自绽开在冷峭里的不知名野花,一朝得了花神青眼,捧得高高的,任凭赏花人驻足赞叹。
    姜煦刀在手,不管她是朵什么花,今日势必都要把人摘下城。
    傅蓉微遥遥见他弃了枪,拔出了刀,刀锋如一泓秋水,闪烁着冷冽的寒意。她抬头凝望着熹微的天光,昔日繁华的馠都在铁蹄的践踏下,形如荒城。她摸了摸袖中藏着的懿旨,再不犹豫。
    傅蓉微伸出了两根手指,压住了颈侧的刀。
    兖王警惕:“你安分些。”
    傅蓉微侧目望着他,勾出嘲讽的一笑。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