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缨录 - 第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那姑娘甩开了他暗中保护的人马,自此再无消息。
    而他以为的功高盖主、鸟尽弓藏的冤案,也只困住了自己。
    最后一抹斜阳落下,徐鉴实折身往外走。
    清瘦的身影落在身侧,失了些挺拔。
    余晖散去,府中各处上了灯,幽静的府邸照得亮堂一片。
    徐九涣站在门前看了片刻,唤来人道:“将这两盏红灯笼摘了。”
    小厮一愣,抬眼瞧他脸色,没敢多问,只应了声,便去搬木梯了。
    徐九涣牵着泱泱进来,见厅中只有徐士钦夫妇,二人起身与他见礼。
    “老爹呢?”他问。
    闻言,徐士钦瞥他一眼,那眼神似是谴责他连这都忘了,道:“进宫赴宴了。”
    徐九涣一顿,继而震惊道:“老头儿自个儿去吃独食啦?!”
    小泱泱一副吃惊表情,肉手手捂着嘴巴,滴溜溜的眼睛睁圆。
    徐士钦更震惊于他的厚颜,瞪着眼道:“……你这般年岁,还想跟着去蹭宫中宴席?!”
    宫宴多是可带家眷,兄弟俩幼时,时常跟着爹娘进宫赴宴,初夏时的端午宴,仲秋时的中秋宴,春桃秋蟹,赛龙舟赏花灯,自是别处比不得的华丽热闹。
    可如今的他们,早已及冠,如何再跟着老爹去宫宴?
    徒惹笑话。
    徐九涣抱起费力往椅子上爬的闺女,丝毫不见被指责的中伤,瞅他,“你也当官儿的,你怎不去?”
    徐士钦:“……正四品朝官才可入宴。”
    徐九涣眉眼一挑,“哦~你几品?”
    徐士钦:……
    他一介白身也有脸嘲笑自己?!
    这团圆饭当真是吃不了一点!
    宋喜未察这话中嘲讽,模样正经答道:“夫君年前升任正五品谏议大夫。”
    “哇~”小泱泱拍手手,小脑袋一扭,攀比道:“爹爹,你没有嘛?”
    徐九涣扯着的嘲笑顿收,“……开饭吧。”
    丫鬟抿唇偷笑,退了下去。
    虽是只有四人,但到底算是家宴,宋喜操持之时,菜色并未清减。
    用饭罢,几人又用了团圆果,不等徐士钦说什么赏月的酸话,徐九涣一手抄起闺女就疾步出门去!
    夜里,咕咚一声。
    小泱泱漱口的茶溜进了肚肚里啦。
    “去哪儿呀~”小泱泱搂着爹爹的脖颈,奶声奶气的问。
    “带你见世面去。”徐九涣道。
    否则,见着门前的一对儿兔儿灯都要瞧半晌,丢他老脸。
    也没喊人套马车,出了九曲坊,过了春明街,徐九涣往城东去。
    城东澄阳湖,因清晨日升时,日光金黄如橙而得名。
    湖光山色,风景秀丽,起高楼,凭栏观,是达官显贵家的小姐公子最爱的消遣处。
    今日中秋佳节,澄阳湖少不得要挂灯。
    也当真如此。
    湖泊两岸亮如白昼,多是贵女姑娘家提灯夜游。
    小土包子·泱泱哪儿见过这般丽景,瞧得目不暇接,连声惊叹,“哇~好漂亮!”
    徐九涣无语,将她领至一小摊前,道:“挑一盏。”
    “都给我买?”小泱泱歪着脑袋瞅他,面色怀疑。
    “啊。”徐九涣点头。
    小泱泱放下心来,过去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最后指着对面摊子,脆声道:“我要那个!”
    徐九涣看着那烟熏火燎的小摊:……
    果真是羊肉串才是心头好啊。
    片刻,父女俩心满意足的抓着肉串蹲在路边啃,吃得满嘴油香。
    擦了擦嘴,小泱泱大方的从小荷包里掏出个银稞子,指着那长龙似的队伍道:“礼尚往来,我请爹爹吃炊饼~”
    徐九涣瞅了眼她手里的银子,眉梢轻挑,指着稍远处些的小摊道:“我要吃锅盔。”
    “唉~”小泱泱抓着银稞子小小叹气。
    爹爹哪儿都好,就是不给她省银子~
    两个羊肉锅盔,那银稞子险些不够付账,小泱泱蔫儿哒哒的抱着他腿,“抱~”
    徐九涣吃人嘴短,给她扛在了肩膀头上坐着。
    唰——
    目之所及晃动的灯影和裙摆,瞬间变得广阔,小泱泱高兴得晃晃腿儿。
    她高高的!
    顺着蜿蜒泾河,观两象景观。
    两岸鳌山溢彩流光,华灯高照,歌舞升平。
    小泱泱瞅见里边儿的热闹,小手揪住爹爹的耳朵,急忙道:“好看!进去呀~”
    此楼名曰‘红绡楼’,是汴京城中闻名遐迩的烟柳巷,富贵乡。
    徐九涣眼皮一跳,心道:带你去瞧,怕是你娘得晚上托梦来揍我。
    他假装没听到——
    “嗷嗷嗷!进进进!”徐九涣嚎了两声,捂着耳朵瞪她。
    小泱泱咧嘴笑,讨巧卖乖的给他揉揉耳朵。
    刚行至门前,二人便被堂倌儿拦了。
    “实在对不住客官,小楼的雅间儿都被各位爷订了去,没空的了。”
    “都是谁,你与我说一二名儿来,说不准儿我也认得呢。”徐九涣厚颜道。
    他脖子上坐着的小姑娘咬着羊肉锅盔点脑袋,“我们熟~”
    小二讪笑道:“客官说笑了,小的就是个伺候茶水的,哪里知贵人名讳?”
    缠磨说话间,忽闻身后一道声——
    “徐九涣?!”
    闻声回头。
    便见灯火处,一道枣红身影等不及小厮摆脚凳,从马车上跳下来,疾步朝他们行来。
    徐九涣眉头轻动了下,朝来人潦草的见了一礼,“豫王殿下。”
    “你何日回来的?我竟是不知!”赵士宁朝他肩上正要捶一拳,动作倏地顿住,目光往上挪去,目瞪口呆的瞧着他肩上坐着的小女娃。
    小姑娘手里抓着个比脸还大上些许的羊肉锅盔,漆黑的眼珠子一眨不眨的瞧着他……脑袋上镶嵌着红宝石的金冠子。
    “这谁?”
    “我闺女。”
    “你都娶妻生子啦?娶的哪家贵女?太傅都没宴宾客啊!”
    徐九涣不理会他的吱哇乱叫,心想,老头儿都是刚知晓的呢,哪里去宴宾客?
    他朝赵士宁身后略抬下颌,道:“你今儿当的是好叔叔?”
    二人自幼便是臭味相投,可谓是狐朋狗友。
    赵士宁听出他话中轻讽,扭头便见几个小孩儿跑近来,身后跟着照料的嬷嬷。
    那走在前面的小公子,先是朝那满是恩客调笑的红绡楼望了眼,又看向赵士宁。
    赵士宁瞬间头皮发麻,手指朝旁一指,飞快道:“是他想进去!”
    小泱泱顺着那根手指往上,继而重重点脑袋,“嗯!”
    她想进去呐~
    徐九涣眼皮无语的跳了下,便对上了那小公子藏不住责训的眼神。
    徐九涣:……
    赵士宁卖了朋友一遭,良心稍稍被谴责了下,蹭过来与他挤眉弄眼,低声解释:“这是我三哥家的。”
    徐九涣懂~
    世家贵胄,子孙多是五岁启蒙,不是在官学,便是在自家族学。
    皇子龙孙更甚,多是三岁便被送去学宫,由太傅授学。
    徐九涣幼时,也是沾了老头儿的光,五岁时被成禧帝金口玉言挑去学宫,给金蛋蛋做陪读,眼瞧着那些个金蛋蛋被老头儿规训成小古板,这不,眼前就有一个。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